close

新竹客運電動公車營運四年,當初廿條路線只剩三條。 記者林家琛/攝影 分享 facebook 電動公車是綠色運輸趨勢,前景看好,但第一個全面啟動免費電動公車的新竹市,營運四年「已沒了半條命」,當初廿條路線只剩三條,關鍵在於電動車技術和產業規模不夠好、不夠大,再不急起直追,市場就做不起來。新竹市府表示,二○一二年試營運兩條電動公車路線,隔年四月就全面啟動,由新竹客運、科技之星兩家客運公司負責開闢廿條「刷卡免扣款」的免費電動公車路線。不願具名的官員表示,歸結四年的使用經驗,「害慘業者,苦不堪言。」新竹市府配合中央綠色運輸政策,向公路總局爭取到五千五百萬元,與民間業者合作購買廿六輛電動公車,政府與業者分別出資五成一與四成九,接受補助購車的新竹客運公司為此投入近六千萬元,購買廿四輛電動公車,科技之星公司也買兩輛,均自負盈虧。電動公車成功上路關鍵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新竹客運副總經理曹文義說,政府提供給業者的數據指出,使用電動公車每公里成本較柴油車約省二點五元,但購車成本貴一倍,也沒算到業者要購置充電機、建置充電站的場站土地成本。何況,第一代電池的衰減率很高,新電池充飽七小時能跑一八○公里,跑三到四年只剩七十公里,五年要換電池一顆要價二一○萬元,「電動車的營運成本實在比柴油車高很多」。相關人士說,由於台灣電動巴士市場規模未如預期放量擴大,成本無法大幅下降,為新竹客運十八輛電動公車提供充電服務的立凱公司,去年十一月以電動公車充電站設在國防部的機關用地等涉及「違法」理由,拒絕繼續提供充電服務,導致新竹客運電動公車全數停駛,新竹客運因此控告立凱違約,成了政府推動綠色運輸以來罕見的綠能官司。竹市府要求新竹客運由華德公司提供充電服務的另外六輛電動公車繼續營運,同意其他路線以一般柴油公車替代,市府也相對採取優化路線措施,砍掉或調整已熄燈的世博館等路線,四年前的廿條電動公車路線如今只剩三條存活,其餘路線不是廢除,就是改跑柴油車。相關人士說,電動公車的問題出在前端的產業面,政府與其補助後端的使用者,不如輔導前端的研發、設計、製造,「如果電動車真的好,誰還會買柴油車?」若繼續反其道而行,註定計畫要失敗?

075B60E84B9FCAF2
arrow
arrow

    marshapm67hp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